星期四, 1月 29, 2009

請勿觸摸

年初三,行大運。我們一家人參加了教會的活動,參觀香港濕地公園。濕地公園對小朋友而言,能夠令他們多些接觸大自然的知識;對大人而言也是一處稍離現代都市的好地方。如果那些三合土的路徑也能改成泥或石地,那就更有大自然的感覺了。除了公園的教育徑外,那裡的遊客中心,也有更多資料性的展覽,這些展覽都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可惜,一個告示牌卻大大的破壞了小朋友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了,那便是一個十分搶眼的「請勿觸摸」的牌



這個牌幾乎遍佈了大部份的展品旁邊。更加掃興的是一位場內的保安,還連連的提醒每一個行近展品的小朋友:「請勿觸摸」。

我有幸曾經參觀過外國的一間恐龍博物館,那裡大部份的展品不單止不阻止參觀者,還大大個牌去鼓勵人們去觸摸那些展品。要知道那裡展出的,還是一些真實的恐龍化石。如果在香港展出,那是只能遠遠的望著,不要說行近去觸摸了。我卻在那裡可以站在大大隻的梁龍化石之下,真實地體驗其巨大,以及接觸其骨骼結構。那種印象可令人歷久不忘的!當然那裡還是有些不容許參觀者真接觸摸的展品,但他們都被設計得你容易觀看的同時,你確是不能摸得到的。

可是,在我們的濕地公園裡,那些展品卻赤裸裸的放在參觀者觸手可及的地方。而由於展品還是放在夾雜有和參觀者有互動的其他展品中,那就更加引誘人們去觸摸他們。而且那些展品也不是甚麼珍貴物品或真品,要是不想人們觸模或破壞,為甚麼不用玻璃或是膠片把他們和參觀者隔開呢?在我的記憶裡,唯有科學館裡的大部份展品是容許人們去觸摸的。而事實上,我覺得大部份的博物館的展物,要設計成容許人去觸摸也不是大困難的事吧。希望這些博物館的負責人,能夠早日有更開放和大膽的心,讓博物館裡的展觀能讓小朋友更親切,令他們更能投入去瞭解這世界裡的珍貴知識。

標籤: ,

星期一, 1月 26, 2009

新年食品第三擊 Chinese New Year’s Food part 3

每年的年卅晚,大人都會煮一大煲齋菜,供農的這幾天吃。按照傳統,這齋菜包含有八樣材料,不過這八樣材料是可以按各家各例的彈性選擇。而我家大人的八樣材料包括:黃芽白、冬菇、金針、雲耳、竹笙、白果、生筯及荷蘭豆,然後用南乳以慢火燘之。新年的食品大多肥膩,這味齋菜正好調和一下!


南乳燘齋 Assort Vegetables

標籤:

星期日, 1月 25, 2009

新春大吉 Happy Chinese New Year!

送鼠迎牛,昌記牛雜在此祝各位都過一個肥牛年!

The year of Ox is coming, wish all of you have a rich OX year!

標籤:

兩家團年

牛年來臨之前最重要的事,便是食團年飯。雖然我還是喜歡傳統的團年飯,但時移世易,團年飯也不再傳統下去了。昨晚是大人那邊的家人吃團年飯,由於外母大人年事已高,大家都不想她煮得咁辛苦,所以就選擇去港麗酒店(Conrad Hotel)吃自助餐。而我的家人則去了我六姐那裡。以往我們都是由每一家各自煮兩三樣餸,雖然都不是名貴菜式,但都幾豐富的。今年大伙兒卻搞搞新意思,襯著天寒地凍,一於打邊爐去。不過其實無論吃甚麼,去那裡吃,最重要的是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團聚的好了!


精美的食物


大人的一家人


美味火煱


三朵小花

標籤:

星期六, 1月 24, 2009

新年食品第二擊 Chinese New Year’s Food part 2

外母大人和大人今天一早便在廚房內忙得一團似的,刨蘿蔔呀,切臘味呀,切芋頭呀⋯⋯等等呀。我和兩位老闆當然就坐享其成(我還算是幫了忙做少少採購的工作)。到了下午,一盤盤的蘿蔔糕和芋頭糕便從充滿蒸氣的廚房裡拿出來了。


芋頭糕 Taro Cake


蘿蔔糕 Radish Cake

標籤:

星期五, 1月 23, 2009

大老闆作品集 Bethel’s Works

雖然家裡的玩具不在小數,但平時大老闆最喜歡的娛樂,還是用家裡的癈紙來進行他的創作。大老闆的創作題目十分廣泛,由刀槍冑甲,帽子腰帶,飛機大炮,以至一些不知名狀,實驗性極高的奇怪裝置都有。以往這些創作很快便被大人處理掉,這次我特登把其中一些用相機影了下來,等將來大老闆長大後,可以回味一番。


宇宙飛船


未來手鎗


三合一飛機


變種紙鶴


另一架宇宙飛船


螺旋槳飛機

標籤:

星期一, 1月 19, 2009

繼續媽媽咪呀 Mamma Mia! again

說完媽媽咪呀電影,怎可能不談談她的唱片。

話說零四年的時候,我和大人看完Mamma Mia!的舞台劇後,我還即場在劇團的小賣部買了Mamma Mia!的原聲大碟聽。然後我又在唱片舖找到ABBA在零一年出版的精選唱片集「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我終於正式的從唱片裡聽到當年ABBA的各首歌曲,有一些還是我從未在收音機裡聽過的。到Mamma Mia!拍成電影,我也順理成章的把她的電影原聲大碟買了。為此,我還在iTunes內,把「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裡的歌,按照Mamma Mia!一劇的編排,造了一個Play List來聽。雖然由於某個原因,三個Mamma Mia!的Play List內的歌曲內容未能完全相同,不過能這樣一次過去聽三個不同版本的Mamma Mia,倒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聽完三個不同的版本,我還是最喜歡ABBA的原裝版本。由於在「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裡並未收錄所有在Mamma Mia!一劇中的所有歌曲(少了:Entr'Acte, Our Last Summer和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不過卻多了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所以在Play List裡只有22首歌。不過相對於舞台劇的版本,ABBA的原曲在唱功上肯定是最好的,而在樂曲的變化更大。編排上也更加豐富。當然在感情分上,也加了不少吧 :-P


這是「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的唱片封面。ABBA’s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 cover

舞台劇版本收錄的,是首演出的那班演員的錄音版本。全碟一其有二十七首歌(扣除了前奏、重覆了的Mamma Mai和Danging Queen共有24首歌),除了沒了電影中的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一曲外,她是三個Playlist中最多歌的。論唱功,當然沒法和ABBA比。但畢竟他們都是專業歌舞劇的演員(想也想到在挑選他們時,唱歌這一項是好重要的一環),所以唱得還是可以的。不過可能是因為遷就舞台劇的原因,音樂的編排上我覺得是被簡化了。


這個是舞台劇的原聲唱片封面 Original Cast Recording’s Cover

講真,論質素,無論是唱片內容,還是歌者的唱功上,這張原聲大碟都是三張唱片中最差的了。全隻碟只有十七首歌,其中由於電影刪去了舞台劇中蘇菲發惡夢那段,所以順理成章的便沒了 Entr'Acte 和 Under Attack 這兩首歌。她也沒有收錄片末的 Disco Show 中的歌,即是沒有了 Waterloo。她把 I have a dream 和 Thank you for the music 合成一首歌。而更奇怪的是連電影裡有的 Chiquitita, One of Us, Knowing me knowing you 和 I Do I Do I Do I Do I Do 也沒收錄,我是真的覺得有些詭錢的。再者,雖然也知到電影名星是非專業歌星,所以都沒有多有期望了,不過在戲院裡首次聽皮雅斯布士南唱歌時,也還是嚇了一跳。不過梅麗史翠寶卻令人眼前一亮,雖然每次我聽她唱Mamma Mia一曲時,還是免不了的想起她在戲中那邊唱邊努力扮花痴的可笑樣子。可是當聽她唱 The Winner take it all 時,卻能唱出連 ABBA 也沒有的「悽涼」的感覺,十分之配合到劇情的,可能這是因為她是演員的關係吧!


這個當然是電影原聲大碟的封面 Movie’s original sound track’s cover

標籤:

星期日, 1月 18, 2009

黃金對話09

久違的黃金對話,零九第一擊。

大人:「我食呢嚿炸魚肉,呢嚿油水少啲!」
細老闆:「你去泳池都只係坐係度,緊係游水少啦!」
大人:「⋯⋯!」


過往的黃金對話重溫:

2008-1-16
2007-8-18
2006-10-29
2006-9-18
2006-4-1
2006-2-16
2006-1-13
2005-12-9

標籤:

新年食品第一擊!The Chinese Food Part 1

由於家裡還是比較寬敞,所以每年農曆新年前,我的外母大人都會來我家整些新年的食品的。前數天她便完成了第一論的工作,造了年年都有的芋蝦(其實就是炸芋絲,完全沒有蝦的),與及今年新加入的印尼蝦片(因為兩個小老闆喜歡吃)。到年廿九那日,外母大人還會來整蘿蔔糕⋯⋯等的糕點添!

Every year before Chinese New Year, my mother-in-law will came to my house to prepare some New Year’ foods. Few days ago, she had already done the “Crispy Taro” and “Prawn Crackers”, and will be do something like "Radish cake” at coming Saturday!


香、脆、美味!不過食得太多會出荳荳 The Crispy Taro Slice


見到印尼蝦片,就會諗番起細個時每逢過時過節,我父親買回來的炸子雞了:-P

標籤:

星期五, 1月 16, 2009

媽媽咪呀! Mamma Mia!

如果披頭四和猫王皮禮士利是六十年代那一輩年輕人的音樂代表,那麼Bee Gees和ABBA,便是我這些在七十年代才開始懂聲歌的人的音樂代表了。聽Bee Gees是因為電影兩小無猜(Melody),那年代的同輩,無不看過這套電影至少兩三次。而ABBA則是在電視裡看到他們的音樂錄象(Music Video)。ABBA可以算是始創音樂錄象的流行樂隊,一首Waterloo便捕捉了多少年輕人的心,成為他們的樂迷。然後的Money, Money, money, Dance Queen......等等,更是風靡全球。我,當然也成了他們的樂迷。不過那時經濟不許可去買唱片,所以都只能從收音機裡聽。到了八十年代我開始有經濟能力時,ABBA卻退出樂壇了。那時還未有互聯網,資訊還沒現在般發達,而且作為年輕人(那時計),總有這些那些吸引著我的注意力,所以便沒有再留意ABBA的消息了。



時光飛逝,轉眼很多年便過去了,2004年媽媽咪呀移師在香港演出三個月。有朋友的幫忙以國泰員工價買給我們門票。雖然是下午場,但我們當然不會錯過了。雖然這歌舞劇以英語演出(是有中文字幕,但看了那翻譯我便寧願辛苦啲聽英文台詞),但由於故事其實好簡單,台詞也不複雜,最重要的是大部份的台詞都是聽了好多年的ABBA首本名曲,所以看得並不困難。到最後故事完結後加插的Disco Show更加是高潮中的高潮。其實我覺得那段突兀 disco show 的編排是因為 Waterloo 這首歌放不落故事裡,但這首歌卻是 ABBA 的成名作,所以才作出這樣的安排。不過所有觀眾都十分接受,個個聽到企哂起身,好似演唱會一樣。離場時,我想個個觀眾都覺得門票貴些都物有所值,而且有多數人都即時走去大會的小賣部去買這歌舞劇的原聲大碟,我當然也不例外了。


這是Mamma Mia在香港演出時的門票套 Ticket Envelope of Mamma Mia! in Hong Kong


這是封套裡及門票 Envelope inside and Ticket

到了上年年初,知到了Mamma Mia!會拍成電影,我和大人便一直期待著它上演了。終於電影在暑假上映了,我和大人當然想第一時間上看。但那時我正為自己公司的事日夜操心,所以一直便拖呀拖的到了十月中,電影都差不多要落畫時,才抽了一個上午和大人去看。除了中間一段蘇菲在晚上發惡夢那段外完全刪去外,電影大致上沒有多刪改過舞台劇的劇情,只在一些小情節做了些潤飾。甚至連舞台劇尾段那場 Disco Show 也保留下來。美麗的希臘小島風光,優秀而資深的演員,也使到這部歌舞片生色不少。雖然唱歌的部份比起ABBA和舞台劇的演員還是有一段距離,而且梅麗史翠普以差不多六十歲的高齡,去演那四十多歲的女主角,是有些辛苦的(特別是唱Mamma Mia那一段時的仿少女情懷),不過這電影還是很好看(多多少少也有些懷舊的加分啊!)大人剛剛看完,便說希望再看一次。可惜我們真的再抽不出時間來,惟有等它出影碟吧!


Mamma Mia! 其中一款的電影海報


這當然是 Mamma Mia!的戲院門票 Cinema Ticket of Mamma Mia the Movie

等呀等,媽媽咪呀的DVD終於在十二月份推出了,我也是第一時間買了她。雖然大人早知我會買的了,但我還是等到聖誕才,(連同另一個東西)作為聖誕禮物送給她。於是我們一家便可以在假期裡一起再看這電影了。


零八十二月出版的媽媽咪呀DVD

P.S. 看了DVD裡的製作片段,才知到那個劇中的小酒店,原來是在攝影廠內搭建的。在電影裡可是完全看不出來,我們真的以為製作公司真的在希臘找到一間和舞台劇的佈境那麼相似的希臘實境。

標籤: ,

星期三, 1月 14, 2009

講給兩位老闆的床邊小故事(九十):讓樹葉都凋去吧!

講給兩位老闆的床邊小故事(九十):讓樹葉都凋去吧!

清涼的秋風,攀過巒伏的山脊,輕輕的撫拂著披在山坡上的林木,令樹葉發出「沙~沙~沙~沙~」的聲音。但是如果你細心傾聽,你會聽到這些沙沙聲音除了是大自然的音樂外,當中還夾雜了樹木間的談話。

「不要啊!我不要啊!」幼嫩的聲音來自一棵年輕的木棉樹。

「小棉!」木棉媽媽隨風搖動著它的樹枝,開始帶黃的樹葉發出柔和的聲音「你已經十歲了,不要這麼的孩子氣。」

「我就是已經長大了」小棉很倔強地說著「所以才這樣決定。」

「小棉,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木棉媽媽還是溫柔的說話「我們到秋天⋯⋯。」

「規律規律,不要和我說甚麼大自然的規律了」小棉抖動著它身上還是綠油油的樹葉「你看柏樹爺爺就從來都不會落葉的,也不要說小荊她們一家了,他們還整個冬季的開著她們的花兒。」

原來秋天到了,木棉和其他落葉的樹木一般,都開始準備脫去他們一身的樹葉,以迎接冬天的來臨。這是因為到了冬天的時候,水份和養料都大大減小,而且還有嚴寒的天氣和凜冽的北風,這都會花去樹木們的精力。

可是已經有十多尺高小棉,開始變得非常愛美,要她像以往小時候般落下所有的樹葉,淨下一身光禿禿的樹枝丫來過冬,小棉現在可不能接受了。另外去年的冬天裡,附近的那數棵洋紫荊,用她們滿身的紅花向小棉炫耀,更令小棉氧憤。

所以小棉今年決定這個秋天裡,她不再把身上的樹葉落下,要像柏樹和蒲桃樹那般,披著一身綠衣來迎按冬天的來臨。到明年春天,她還想用她那些大大朵的鮮艷紅花,把洋紫荊的小花壓下來。

小棉的這個決定,當然令她的家人與及其他木棉樹大吃一驚。其他的樹木聽到後,也都嘲笑小棉愚蠢;也有年長的老樹對小棉的反叛不滿。所以剛才木棉媽媽才花那麼多時間來勸告小棉。

在這當下,小棉當然聽不進木棉媽媽的說話。這令到小棉的家人十分擔憂,可是卻毫無辦法。甚至連鄰居的雞蛋花姨姨、楓番叔叔也來向小棉勸說,但小棉還是要一意孤行,眾樹也只好放棄。

隨著日子一日一日的過去,山坡上的顏色由不同深淺色的綠,慢慢的變成種種紅色,黃色和灰色,然後樹葉漸漸的由濃密變為稀疏,最後那一片落葉林,就只淨下一支支向著天空伸展的樹枝,而地上則鋪滿了厚厚的落葉。

這時,還是滿身翠綠的小棉就非常突出了。它那些茂密的樹葉,在初來的北風中搖曳著,甚至令鄰近的一些常青樹也感到驚奇。看見其他樹木的反應,小棉心裡感到很得意,它覺得它的決定和堅持是正確的。

時開似慢還快的過去,氣溫跌了又升,北風來了又去,轉眼之間,冬天就已經過去了。雖然天氣仍然寒冷,但柔和的春風帶來了微微的暖意,小棉知道它已熬過了那嚴寒的冬天了。

小棉看看自己,由於要保存身上的葉子,所以整個冬天都把大部份的水份和養料都送到葉子那裡去。小棉感覺自己的身體比以往虛弱得多,它希望第一場春雨會快些來臨,這樣它便可以補充回欠缺的水份和養料。

不多久,整個山坡裡都充滿了生氣蓬勃的春意。無數的嫩芽從地上從枝頭生長出來,一朵朵花蕾也搶眼的掛在樹枝上。比起小棉身上那些開始暗啞和乾枯的樹葉,那些嫩芽就顯得非常鮮艷。更令小棉苦惱的,是到現在它還未能長出花蕾來。

又紅又大的花朵,遍佈了山坡上的木棉樹林,它們迎著春風發出歡愉的笑聲,令到四周的所有樹木都黯然失色。當中最後悔的是小棉,因為它現在空有一身毫不漂亮的樹葉,卻一朵花兒也沒能長出來。

©2006-2009 Eddie Yuen

舊故事重溫:

第八十九集:星孩兒
第八十八集:我最大膽
第八十七集:嘻哈國的不笑兒(六)
第八十六集:誰最厲害
第八十五集:嘻哈國的不笑兒(五)
第八十四集:嘻哈國的不笑兒(四)

標籤:

星期二, 1月 13, 2009

崖上的波兒 Ponyo on the cliff by the sea

像以往一樣,元旦的早上我們一家都會去電影院看電影。經過一家的討論,我們從童話驚魂夜、大耳朵走天涯和慌失失奇兵三片中選了後者。因為兩位老闆已經看了這片的第一集,她的影評也很好。不過看完以後,雖然兩位老闆也看得很開心。但其實這套電影裡是有很多成人的笑話,也不是不文的那些,但小朋友其實看了也不明白。可能製作公司希望影片可以把大人和小朋友也一網打盡吧!

看這片最大的收獲,其實就是看到宮崎駿最新的動話片「崖上的波兒」的預告片。那首主題曲(當時播的是日語版)立即吸引了我們一家的目光,然後不用討論,農曆年初一的晨早場一定便是看這套片了!各位有沒有興趣到時一起看?





日本語原版主題曲 Theme Song in Japanese


香港粵語版主題曲 Theme Song in Cantonese


韓語版主題曲 Theme song in Korean

標籤:

星期一, 1月 12, 2009

第N次發育? The N times of growth

穿了多年的皮鞋,終於要退休了。早前去了售買鞋子的店舖買鞋,左揀右揀還是揀回同一個款式的鞋子。穿了這麼多年,竟然那牌子還在售賣這款式的鞋子,可見這款鞋子確有其優點。回到家裡,把新鞋子和舊鞋子比一比,竟然發覺新的鞋子比舊的大了一個尺碼,真是奇怪。難道我又第N次發育?

Finally, my shoes that I wear for few years need to retire. I go to shoe store to buy a new once someday before. After for try few style, I found that I choose the same one as my old shoes. It is too amazing that the shoe company still to sale that shoe style, it seen that it is a good shoes. When I back to home and compare the new shoe with the old one, I am amazing that the size of the new shoes are bigger than the old one. Do I have an another time of growth?!

標籤: